房天下 >资讯中心 > 项目 > 正文

【濮水小镇】坐思亭与杏坛春秋,孔子心与庄子气

房天下综合整理  2019-11-04 15:35

[摘要] 分居濮水小镇含溪湖南区两岸的坐思亭与杏坛春秋,其主雕塑一是庄子一是孔子,一道教代表人物一儒教鼻祖,两者隔湖相向,形成很有意思的对峙。

分居濮水小镇含溪湖南区两岸的坐思亭与杏坛春秋,其主雕塑一是庄子一是孔子,一道教代表人物一儒教鼻祖,两者隔湖相向,形成很有意思的对峙。

【濮水小镇】坐思亭与杏坛春秋,孔子心与庄子气

坐思亭与杏坛春秋

【濮水小镇】坐思亭与杏坛春秋,孔子心与庄子气

坐思亭为濮水小镇含溪湖八景之一“庄周垂钓”主要建筑,描绘了战国时期庄子钓于濮水的故事。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请他做官。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

两位大夫说:“当然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

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

《庄子钓于濮水》是一篇战国古文,出自《庄子·秋水》。该故事表现了庄子鄙弃富贵权势,不为官所累,坚持不受束缚,逍遥自在生活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他对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追求。

【濮水小镇】坐思亭与杏坛春秋,孔子心与庄子气

坐思亭牌匾为市戚城文物景区副主任李中义所书,李中义长期从事文物考古和濮阳历史文化研究,于书法上也颇有心得。与牌匾一同书写的还有坐思亭东西两面的两幅对联:“心向浮云知进退  名随野草任枯荣”“清风明月自来往  流水高山无古今”,俱是历史上经典名联,表达了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渺小、短暂与无奈和对亘古长存的永恒的向往。

【濮水小镇】坐思亭与杏坛春秋,孔子心与庄子气

杏坛春秋,同样是濮水小镇含溪湖八景之一。“杏坛”,是传说中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现在也多指教书授人的地方,或用来比喻教育界。“杏坛”的典故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庄子在那则寓言里,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根据庄子的这则寓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

【濮水小镇】坐思亭与杏坛春秋,孔子心与庄子气

孔子一生追求的是仁义,仁是内心的仁厚,是个人的道德圆满;义是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家族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对天下的责任,对宇宙的道德关怀。孔子儒家积极的入世情怀,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哲学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百折不挠,走向繁荣和富强的不竭的动力源泉。

【濮水小镇】坐思亭与杏坛春秋,孔子心与庄子气

孔子是现实的圣人,而庄子是理想的仙

庄子与孔子,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孔子的入世进取,就如黎明的曙光在召唤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搏击巨浪,畅游其中。庄子的出世无为,犹如一场清新的雨露,给我们欲火过旺的心灵降温。还给我们一个平和、宁静的心。

两千多年的中国思想史不脱两条线索,一路是所谓出世的老庄,一路是所谓入世的孔孟。

怀一颗孔子心,染一身庄子气,在天做飞燕,落枝成麻雀,收放自如,高下皆宜,既如君子般自强坦荡,又似隐士般自在逍遥。如此,日子便能演绎成一门生活化的艺术。

说白了就是,平时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有闲了周末了来濮水小镇转转看看,这就是完美的生活。

看过瘾玩尽兴吃开心

精彩就在濮水小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